腰椎间盘突出症_南陵县中医医院

腰椎间盘突出症

发布时间:2013-01-10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压迫了一侧或两侧腰骶神经根或马尾神经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一)中医诊断

  (1)气滞血瘀型: 常有外伤史,疼痛明显,腰腿痛急剧发病,痛有定处,强制体位,转侧困难,异常腰性,舌质紫红或舌边瘀癍,脉涩。

  (2)湿热痹痛型: 腰腿沉滞困痛,疼痛明显,多为急性发病,痛有热感,步履困难,湿热、潮湿天气加重小便短赤苔黄腻,舌质偏红。

  (3)风寒湿困型: 腰腿痛有定处,重着而痛,肢重步艰,遇风寒湿邪腰腿痛加重,疼痛恶热,遇热或潮湿加重,自觉肢端冷痹,得温减轻,多有下肢麻木刺痛感。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4)肝肾亏虚型:筋转跟痛,腰酸肢重,行动困难,遇劳更甚,卧则减轻,伴耳鸣、重听、阳痿等症。偏阳虚 少腹拘急,畏寒肢冷,面色晄白,或面目下肢浮肿,气短语怯,精神萎靡,自汗,便溏,舌质淡,苔白润,脉沉弱。偏阴虚心烦失眠,头目眩晕,口燥咽干,五心烦热,面色潮红,便秘溺赤,舌红少苔,脉迟细。腰腿酸软乏力,劳累后更甚。

  (二)西医诊断

  1. 诊断要点

  (1)病史 大部分发生在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常有腰部损伤或受风着凉史等。

  (2)症状

  1)腰痛伴单侧或双侧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

  2)急性发作期以刺痛和“过电”样放射痛为主;中期为放射性窜痛和麻木感同时存在;慢性期主要表现为麻木,肢体发胀、发沉,常与劳累及天气变化有关。

  (3)体征

  1)腰部僵硬,腰椎活动受限。

  2)按压或叩击患椎棘间、棘旁时可引起下腰痛及下肢坐骨神经放射痛或麻木感。

  3)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加强试验阳性,屈颈试验阳性,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4)受累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所支配区域的皮肤感觉减退,肌肉萎缩,肌力减弱,腱反射、肛门反射、提睾反射减弱或消失。

  (4)影像学检查

  1)X线:正位示腰椎侧弯,左右椎间隙不对称,关节突增生肥大等。侧位示腰椎生理曲度变直,病变椎间隙前窄后宽或前后间隙等宽等。

  2)CT:能清晰的显示出突出物的大小及部位,神经根及硬膜囊的受压情况等,对本病的定位定性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3)MRI:可以显示出椎间盘对硬膜囊及神经根的压迫情况。

  4)脊髓造影:可显示神经根袖缺如、硬膜囊受压(突出部位的充盈缺损)及椎管梗阻的情况。

  (5)特殊检查:体感诱发电位、间盘造影

  2. 鉴别诊断

  1.腰椎管狭窄症:二者均可出现腰腿疼痛,但本病临床以间歇性跛行及腰后伸试验阳性为体征,影像检查可见椎管前后径变窄。

  2.腰扭伤:二者均可出现腰腿疼痛,但本病临床有明确的外伤史,以腰活动受限为体征,影像检查可无异常改变。

  3.腰椎骨关节病:二者均可出现腰腿疼痛,但本病患者年龄较高,影像检查以腰椎骨质退行性改变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