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勋,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外科学)学科带头人,入选北京市卫生“十百千”“百”层次人才,北京市中医药125人才培养计划I类人才,现任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审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李时珍研究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外科分会常委,北京中医药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医院管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委员。
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周围血管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外科专业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二十余年,具有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功底,有较熟练的外科操作技能,对中医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能较熟练地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辩证施治,临床疗效佳。近十年来,积极开展中医药防治周围血管疾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工作,对周围血管病中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深部静脉血栓形成(DVT)、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糖尿病足等疾病具有扎实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基础。在中医药防治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后再狭窄(RS)、应用中医“多元疗法”防治动脉硬化性塞症、糖尿病足证型分析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近年来,率先在国内提出“辩证循经注射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理论并积极开展“辩证循经注射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主持国家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涉及普外科、中医周围血管病专科、中医外用药、细胞生物工程等多领域。共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主编、参编医学专着十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