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商用之初,中国移动集采23.2万个5G基站,那时一个基站的价格为16万元/个,造价十分高昂,加上大名鼎鼎的“5G电老虎”,四大运营商也机智的选择“2+2”共建共享模式,来分担巨大的资金压力。
到了2021年7月,移动和广电联合集采48万个700MHz 5G基站,因为是低频段,此时5G基站的价格迎来大幅下滑,约为8万元/个。
而此次中国电信集采的25万个800MHz 5G基站,按照华为74.21亿元的投标报价,单个5G基站的报价约为3万元/个,相比两年前造价同比下降超六成,5G基站的价格终于便宜了,也从侧面印证了低频对运营商5G组网的性价比优势。
其实,早在移动和广电携手开启700MHz 5G共建共享之时,电信和联通便有意通过5G异网漫游共享700MHz 5G低频网络,并成功于今年517电信日联合移动、广电官宣,在新疆开启全球首个5G异网漫游试商用。
也就是说,未来在旅游或出差的过程中,如果收不到A运营商的信号,手机会自动切换至B运营商的网络,保证信号永不掉线。
为何在5G时代运营商如此“偏爱”低频段呢?
就像上文提到的低频组网成本低、覆盖范围广,运营商能以最具性价比的方式组建5G网络,2G/3G的退网工作也在有序进行,释放出来的频段刚好用于5G网络覆盖。
其次,现阶段5G网络的覆盖深度远不及4G,在农村及偏远地区,时不时掉线的5G信号让用户感知更差了。
为了“补盲”,优化5G覆盖,700MHz/800MHz/900MHz低频段的优势在于频率更低、覆盖范围更广、绕射能力更强,十分适合用于快速补齐农村5G“短板”,提升用户感知。
有数据显示,我国中低频段5G频率资源位居世界前列,许可公众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电频率资源带宽1109MHz,有73%的频谱资源可用于5G。
移动手握的2.6GHz和4.9GHz,联通、电信拥有的3.5GHz频段,加上广电的700MHz和重启的800MHz/900MHz,运营商5G网络部署已形成高频+中频+低频的组网模式。
2020年-2022年是运营商5G投资的高峰期,今年中国移动的5G网络投资计划约为830亿元,相比去年下降130亿元左右,电信也表示5G网络投资占比将有所下降。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低频段的加入,5G基站的造价也并非是“高不可攀”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