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针刺法_南陵县中医医院

毫针刺法

发布时间:2013-11-05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毫针,是临床使用最多的一种针具,分为针尖、针体、针根、针柄、针尾5部分。因其针具细微,故古人称之为“微针”、“小针”,如《灵枢·九针十二原》记载:“毫针者,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养,以取痛痹”、“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 ,后世《标幽赋》也指出“观夫九针之法毫针最微”,又说“众穴主持”,说明针尖如“蚊虻喙”、针身细巧的毫针,可以针刺全身各部的穴位,应用广泛。

  毫针的形成渊源流长。砭石是最早使用的原始针具,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春秋》、《诗经》等古书中均有用石器治病的记载。古代的针具除了砭石外,陆续有骨针、竹针、陶针等。到西周时期,由于冶练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青铜器,于是有了青铜锻造的金属针具,从砭石到金属针,是针具发展的飞跃。直至秦、汉,出现了《黄帝内经》记载的九针,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云:“九针之名,各不同形。一曰鑱针,二曰圆针,三曰鍉针,四曰锋针,五曰铍针,六曰圆利针,七曰毫针,八曰长针,九曰大针”。九针长短不一,粗细不同,用于治疗各种不同的症候。经后世发展,毫针的用途逐渐扩大,如《针灸摘英集》记载“法象毫尖……调经络去疾病。”《类经图翼》云:“尖如蚊虻喙,取法于毫毛,主寒热,痛痹在络。”《针灸大成》云:“取痛痹刺寒者用此”。《医宗金鉴》云:“其必尖如蚊虻喙,取其微细徐缓也”。毫针逐渐成为九针中的主体,应用范围逐渐扩大,直至今日成为的针灸临床中的主要工具。目前最常用的毫针为不锈钢针。

  毫针针刺手法的发展源远流长,《黄帝内经》论述和总结了上古以来的针刺手法,《灵枢》云:“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说明了针刺手法的重要性。《内经》在刺法方面提到了“九刺”、“十二刺”、“五刺”等,在补泻手法方面提到了“徐疾补泻”、“呼吸捻转补泻”、“迎随补泻”、“开阖补泻”等,为后世针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难经》指出了针刺时双手协作的重要性,重视爪切法,善用迎随补泻,并长于利用五行生克关系,补母泻子进行治疗。金元时期,产生了以何若愚为代表的“子午流注”针法,窦汉卿则率先使用了透针平刺法。明代则是各种针法盛行时期,如徐凤撰《针灸大全》,创立了十二种综合复式手法、如“烧山火”、“透天凉”等,汪机所着的《针灸问对》也详细论述了各种针法。

  毫针针刺的适应症: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 提出并建议在全世界推广应用针灸治疗43种病症。2002年又将这43种针灸治疗适应症更新为4类107种病症。近些年,中国学者对针灸病谱的研究结果表明,针灸对16类461种病症可发挥治疗作用。

  目前毫针刺法在临床广泛用于:

  神经及精神系统病症:中风、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神经衰弱、癔病、癫痫、肋间神经痛、精神分裂症、外伤性截瘫、臂丛神经痛、外周性神经损伤等。

  呼吸系统病症: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等。

  消化系统病症:胃下垂、消化性溃疡、慢性腹泻、急慢性胃炎、神经性呕吐、慢性便秘、胃肠神经官能症、膈肌痉挛、慢性肠炎等。

  妇科病症:痛经、月经不调、经期综合征、功能性子宫出血、不孕症、卵巢早衰、围绝经期综合征等。

  循环系统病症: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脏神经官能症等。

  皮肤科病症:荨麻疹、带状疱疹、神经性皮炎等。

  内分泌系统病症:单纯性甲状腺肿、2型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等。

  骨关节和肌肉结缔组织病症:颈椎病、类风湿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炎、下腰痛、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急性腰扭伤等。

  五官科病症:慢性鼻炎、咽炎、结膜炎、鼻出血、牙痛、神经性耳聋、神经性耳鸣、耳源性眩晕、视神经萎缩等。

  泌尿生殖系统病症:阳萎、前列腺炎、尿失禁、尿潴留等。

  儿科病症:小儿厌食症、小儿遗尿病、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等。

  毫针针刺的禁忌症:1. 饥饿、饱食、饮酒、愤怒、受惊、疲劳、精神紧张者,不宜行毫针针刺治疗;2.体质虚弱、气血亏虚者,针感不宜过强,应采取卧位针刺治疗,避免发生晕针等现象;3.重要脏器所在处,如胁肋部、背部、肾区、肝区,不宜直刺、深刺;4.大血管走行处及皮下静脉部位的腧穴如需针刺时,则应避开血管,使针刺斜刺入穴位;5. 小儿囟门未闭时头顶部禁止针刺;6.孕妇的下腹部、腰骶部、会阴部及针刺后会产生较强针感或对胎孕反应敏感的穴位(如合谷、足三里、风池、环跳、三阴交、血海、至阴等),禁止针刺;7. 患有严重的过敏性、感染性皮肤病、皮肤溃疡、皮肤肿瘤者,不应在患部直接针刺;8.有凝血机制障碍的患者,禁用针刺;9.对于儿童、破伤风、癫痫发作期、躁狂型精神分裂症发作期等,针刺时不宜留针。

  毫针针刺的注意事项:在毫针针刺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心理准备不足等多种原因,可能出现如下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1.晕针:晕针是针刺治疗中较常见的异常情况。如患者在针刺或留针过程中突然出现头晕、恶心、心慌,面色苍白,出冷汗等表现,此时应立即停止针刺,起出全部留针,令患者平卧,闭目休息,并饮少量温开水,周围环境应避免噪杂。若症状较重,则可针刺人中、内关、足三里等穴,促其恢复。经上述方法处理后如不见效并出现心跳无力,呼吸微弱,脉搏细弱,应采取相应急救措施。为了防止晕针,针刺前医者应先与患者交待针刺疗法的作用,可能出现的针感,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对于过度饥饿,体质过度虚弱者,应先饮少量水后再行针刺;对于刚从事重体力劳动者,应令其休息片刻后才针刺。

  2.滞针:在针刺行针及起针时,术者手上对在穴位内的针体有涩滞、牵拉、包裹的感觉,有时患者会感觉剧痛称为滞针。出现滞针后,不能强行行针、起针。应令患者全身放松,并用手按摩针刺部位,使局部肌肉松弛。然后医者轻缓向初时行针相反方向捻转,提动针体,缓慢将针起出。为了防止滞针,针刺前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不使患者在针刺时产生紧张。针刺时一旦出现局部肌肉挛缩造成体位移动时,术者可局部按摩针刺部位,缓慢使患者恢复原来体位,轻捻针体起针,不留针。

  3.弯针:针刺在穴位中的针体,于皮下或在皮外发生弯曲,称弯针。在皮外的弯针多是由于留针被其它物体压弯、扭弯。为防止弯针,针刺前应先使患者有舒适的体位姿势,全身放松。留针时,针柄上方不要覆盖过重的衣物,不要碰撞针柄,不得变动体位或旋转,屈伸肢体。

  4.断针:针体部分或全部折断在针刺穴位内,称为断针,亦称为折针。常见原因是由于针根部锈蚀,在针刺时折断。另一个原因是因滞针、弯针处理不当或强行起针,造成部分针体断在皮下或肌肉组织中。此时应令患者肢体放松,不得移动体位,对于皮下断针,医者可用左手拇指、食指垂直下压针孔旁的软组织,使皮下断针的残端退出针孔外,并右手持镊子捏住断针残端起出断针。若针体折断在较深的部位时,则需借助于X光定位,手术取针。为了防止断针,医者应注意在针刺前仔细检查针具,对于针柄松动、针根部有锈斑、针体曾有硬性弯曲的针,应及时剔弃不用。当发生滞针、弯针时,医者应及时正确处理。

  5.出血及血肿:出针后,在针刺部位可出现出血或皮下血肿。出现出血及皮下血肿时,应先持消毒干棉球压按在针孔处的出血点或血肿上。如出血停止或血肿不再增大,不需处理,血肿处局部皮肤青紫可逐渐消退。如经上述按压血肿继续增大,可加大按压力度及面积,并施以冷敷,然后加压包扎,48小时后局部改为热敷,消散瘀血。为了防止出血及血肿的发生,针刺前医者应仔细检查针具,针刺时注意皮下血管走行,避开血管针刺。针刺过程中患者不可随便改变体位。

  金针

上一篇:暂无内容
下一篇:拔罐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