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疗法_南陵县中医医院

拔罐疗法

发布时间:2013-11-05    作者:    来源:    

 


 

拔罐疗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蒸汽等方法造成罐内负压,使罐具吸附于腧穴或体表的一定部位,以产生良性刺激,达到调整机体功能、防治疾病目的的外治法。根据造成罐内负压的途径,拔罐疗法分为火罐、水罐、抽气罐及其他罐(如拔挤气罐)等疗法。

根据现代医学理论,拔罐产生疗效的机理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1.机械刺激作用

拔罐疗法通过排气造成罐内负压,罐缘得以紧紧附着于皮肤表面,牵拉了神经、肌肉、血管以及皮下的腺体,可引起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和血管的通透性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2.负压效应

拔罐的负压作用使局部迅速充血、淤血,出现局部小毛细血管破裂,红细胞破坏,发生局部溶血现象。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释放对机体是一种良性刺激,它可通过神经系统对组织器官的功能进行双向调节,同时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提高皮肤对外界变化的敏感性及耐受力,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其次,负压的吸拔力可使汗孔张开,汗腺和皮脂腺的功能受到刺激而加强,皮肤表层衰老细胞脱落,从而是使体内的毒素、废物得以加速排出。

3.温热作用

火罐、水罐等拔罐疗法,拔罐局部的温热作用不仅使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而且可增强血管壁的通透性和细胞的吞噬能力。拔罐处血管紧张度及黏膜渗透性的改变,使得淋巴循环加速,免疫细胞吞噬作用加强,对感染性病灶形成了一个抗生物性病因的良好环境。另外,局部轻度溶血现象的慢性刺激对人体起到了保健功能。

拔罐疗法的适应症主要有:

呼吸系统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缓解期等。

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胃脘痛、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肠炎、慢性腹泻、慢性便秘等。

循环系统疾病:如高血压病、心脏神经官能症、心律不齐等。

运动系统疾病:如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网球肘、下腰痛、膝关节炎、足跟痛等。

神经系统疾病:如偏头痛、枕神经痛、周围性面神经炎、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膈肌痉挛等。

妇科疾病:如月经相关疾病、盆腔炎、围绝经期综合征等。

外科疮疡疾病:如痈疖、毛囊炎、带状疱疹等。

拔罐疗法的禁忌症:

1.急性严重疾病、接触性传染病、严重心脏病、心力衰竭。

2.皮肤高度过敏,传染性皮肤病,以及皮肤肿瘤(肿块)部位,皮肤溃烂部位。

3.血小板减小性紫癜、白血病及血友病等出血性疾病。

4.心尖区、体表大动脉搏动处。

5.精神分裂症、抽搐、高度神经质及不合作者。

6.急性外伤性骨折、中度和重度水肿部位。

7.疝气及活动性肺结核。

8.眼、耳、口、鼻等五官部位。

拔罐疗法的注意事项:

1.拔罐前应充分暴露应拔部位,有毛发宜剔去,操作部位应注意防止感染。

2.选好体位,嘱患者体位应舒适,局部宜舒展、松弛,治疗过程中勿移动体位,以防罐具脱落。

3.老年、儿童、体质虚弱及初次接受拔罐者,拔罐数量宜少,留罐时间宜短。妊娠妇女及婴幼儿慎用拔罐疗法。

4.若留针拔罐,选择罐具宜大,毫针针柄宜短,以免吸拔时罐具碰触针柄而造成损伤。

5.使用电罐、磁罐时,应注意询问患者是否带有心脏起搏器等金属物体,有佩戴者应禁用。

6.起罐时不可硬拉或旋转罐具,否则会引起疼痛,甚至损伤皮肤。

7.用于燃火的乙醇棉球不可吸含乙醇过多,以免拔罐时滴落到患者皮肤上而造成烫伤。

8.拔罐过程中若出现头晕、胸闷、恶心、呕吐、乏力、冷汗淋漓,甚至一过性意识丧失等晕罐现象,应立即起罐,使患者呈头低脚高位,注意通风保暖,可饮用温开水或温糖水,密切注意生命体征变化。

9.注意留罐时间及治疗间隔,防止产生皮肤创伤。

上一篇:艾灸疗法
下一篇:毫针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