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_南陵县中医医院

火针

发布时间:2013-11-05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火针疗法是将特制的针具加热烧红后迅速刺入人体一定腧穴或部位的一种治疗方法,自《内经》中首次记载至今,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早在《灵枢·官针》中就记:有“淬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伤寒论》中也论述了火针的适应证和不宜用火针医治的病候。《千金翼方》有“处疖痈疽,针惟令极热。”的论述。《针灸大成》中总结了明以前用火针治疗的经验。火针疗法具有温经散寒,通经活络作用。

  火针针具:一般用较粗的不锈钢针,如圆利针或24号2寸不锈钢针。也有用特制的针具,如弹簧式火针、三头火针及用钨合金所制的火针等。我院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在充分吸收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经过不懈探索,独创贺氏火针针具,并建立了成熟稳定的制作工艺,制作出一系列适用于不同临床适应症的火针,包括细火针、中粗火针、粗火针、平头火针、多头火针、三棱火针六种,在治疗过程中依据患者的年龄、体质、患病的部位(或取穴部位)、不同疾病等选用。

  火针疗法:古称“焠刺”、“烧针”等,是将针在火上烧红后,快速刺入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灵枢·寿夭刚柔》云:“刺布衣者,以火焠之。“《灵枢·官针》云:“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张仲景《伤寒论》中有“烧针令其汗”,“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等记载。直到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才正式定名为“火针”。贺普仁教授独创“贺氏三通法”理论,对火针刺法进行归纳和分类,按针刺方法有点刺法、密刺法、散刺法、围刺法;按出针快慢有快针法和慢针法。其次确立了火针施术间隔时间,间隔时间一般视病情而定,急性期与痛症可连续每日施用火针,但不应超过3次,慢性病可隔1-3日一次,突破了古人“凡下火针须隔日以报之”的束缚。使得火针疗法在临床上应用更为广泛,收到了很好的疗效。

  我院针灸科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倡导火针疗法的临床使用,并于20世纪80年代初将毫针、火针、三棱针为主的针具针法提升为“贺氏三通法”,以火针为主的温通法是“贺氏三通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普通火针,贺氏火针是以钨锰合金为原料,经过复杂而精密的工艺制成的。在高温加热的情况下,贺氏火针能保持坚硬不弯曲,具有越烧越坚硬的特质。在临床上根据疾病情况、选择穴位的不同,可选用细火针、中粗火针、粗火针及三头火针,其疗效亦不同。火针的治疗机理在于让温热刺激穴位和部位来增强人体阳气,调节脏腑,温通经脉,活血行气,临床上可以治疗中风后偏瘫、肢体麻木、关节炎、下肢静脉曲张、肌肉痉挛或萎缩、慢性溃疡、腱鞘囊肿等疾病。火针的适用范围很广,但应用时也应注意它的禁忌。精神紧张、饥饿劳累及大醉之人都应禁用火针以防止出现晕针;糖尿病患者应禁用火针,以避免针孔不易愈合而造成感染;面部应慎用火针,以免遗留疤痕;火针治疗当天禁止沐浴,以防针孔感染。

上一篇:艾灸疗法
下一篇:贺氏三通法